观点视点

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中心

日期:2017-07-03阅读:1213

本文相关成果已获浙江省人民政府代省长袁家军批示


■ 金雪军   凌剑峰

据权威机构麦肯锡预测,到2020年大数据可带动美国GDP提升2%至4%,创造170万个工作岗位。欧盟委员会也预测,至2020年大数据可带动欧盟GDP提升1.9%,创造2060亿欧元的价值。

数据是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发展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相伴的技术研发、产业变革及普惠应用,渐成庞大的产业体和生态圈。

浙江提出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中心。在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的过程中,浙江应树立大数据技术、产业和应用整体发展思路,发展大数据产业链和生态圈,在信息技术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

面对大数据的迅速崛起,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发展战略,期望通过建立大数据竞争优势,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目前看,欧美发达国家在大数据发展中先行一步。他们在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大数据发展,并且已形成国家战略、法律框架、行动计划的完整布局。他们还制定大数据开放共享、产业扶持以及资金保障等配套政策,推动大数据战略落地细化。他们聚焦数据隐私保护,探索制定数据隐私保护法,应对数据爆炸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

相较于欧美,亚洲大数据的发展还处于探索与学习阶段,但是由于亚洲拥有全世界60%的人口以及不断增加的上网人数,未来将有望成为全球大数据业务的主战场。

从国内来看,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了我国加快建设“数据强国”的战略规划。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标志着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组织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提出通过实施一批大数据示范应用、共享开放、基础设施统筹发展、数据要素流通的重大工程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业态。2017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围绕强化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自2013年来,国内已有20余个省级地方出台了本地区大数据发展规划,其政策各有侧重,发展各有特色。

浙江具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的优势

浙江大数据发展一直排在全国第一梯队,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土壤。

数据资源丰富。2016年末全省已登记商品交易实体市场3926家;到2016年3月底,阿里云有超过230万用户,其中付费用户达50万,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

基础设施完善。2015年浙江省人均移动电话1.43部,每百户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为96台和38台,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2.90%;无线局域网实现浙江主要公共场所全覆盖。

政务数据开放度高。2015年9月上线的“浙江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实现开放68个省级单位提供的350项数据类目,包含100项可下载的数据资源,137个数据接口和8个移动APP应用。

产业基础雄厚。2016年全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910.85亿元,占GDP的8.41%,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到15.9%。目前已形成5大产业矩阵、33个细分领域、337家大数据企业、395个创新创业落点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地图。

  浙江在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瓶颈。

  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还差一步。2016年初,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对大数据的采集、权属、交易等问题做了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在数据资产的管理中,数据的资产属性、数据确权、数据价值评估方法、个人信息保护、信息资源会计等问题急需政策的规范和廓清,浙江需要在配套政策方面有所突破。

  急需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中的信息,提炼数据中的价值,大数据的发展对巨量的存储空间和快速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数据发展一直面临着数据安全风险的挑战,需要多种技术融合,放大大数据技术优势。

  急需组建大数据产业联盟。早在2012年北京就建立了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贵州、上海等地也陆续建立起大数据产业联盟,提升大数据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浙江也探索建立了大数据应用产业技术联盟和钱塘工业大数据产业联盟,但缺乏一个能够覆盖全行业的联系机制,行业内的机构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需要政府进一步加以引导。

  急需建立省级部门沟通协作的长效机制。大数据的共享开放、数据资源的管理等需要多个部门统筹协调,目前浙江建立了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和省数据管理中心,承担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但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互动联系机制,没有形成合力,需要在部门合作机制上有所创新。

发展大数据产业链和生态圈

大数据是继传统IT之后下一个提高生产率的技术前沿,已经成为可以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相提并论的重要生产要素。浙江抢占大数据发展的先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做优产业生态,建立完善大数据产业链和生态圈。

积极推进数据资产化管理。数据资产化管理成为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盘活存量”的重要途径。浙江需要尽快出台具有可行性的数据资产化管理政策体系,完善对数据的登记、确权、保全、价值评估和资本运作等的管理,制定数据滥用和维权的地方性法规,创新数据资产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应急管理机制。降低大数据资产交易的成本,提升大数据资产的竞争力。

促进大数据与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发展。浙江需要考虑创新大数据的技术架构,在技术层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积极探索大数据和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在存储计算、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多场景下的创新应用,放大多种技术融合带来的协同效应,提高大数据存储的便利性、处理的灵活性、流动的安全性和监管能力,为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打造全国大数据技术开发应用高地。

组建大数据行业联盟。借鉴北京、上海、贵州等地大数据产业联盟建设的经验,推动筹建符合浙江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的行业联盟。围绕大数据技术、产业与应用,运用市场机制聚合多方力量,汇集创新要素,实现产学研用等机构的有效互动。打造大数据技术标准化工程、创新创业孵化工程、宣传普及工程,积极推动大数据产业的跨界融合,推进行业内数据的开放共享、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进一步促进我省大数据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建立省级部门大数据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适应大数据发展需求的长效工作机制,研究大数据顶层设计,推动大数据战略的落地实施,加强对大数据发展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促进部门和行业间的沟通协作,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强化数据资源统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