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启真金融讲坛第 11 期顺利开展

日期:2017-12-25阅读:861

         20171222日下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启真金融讲坛第 11 期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系列讲座在玉泉校区外经贸楼605顺利举行。

微信图片_20171225091402.jpg

 本次讲坛邀请到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资深专家、原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行长 、浙江大学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导师 倪百祥老师为大家做了题为《信息科技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变革和发展 》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王维安教授主持,经济学院百余名师生参加。

微信图片_20171225091353.jpg

 讲座开始前,金融研究所所长王维安教授为倪百祥行长颁发了浙大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所兼职导师的聘书。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正式开始。

微信图片_20171225100850.jpg

微信图片_20171225100855.jpg

 首先,倪行长指出了目前信息科技条件下,传统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难题:一是来自第三方支付的挑战;二是客户向线上迁移,到行率急剧下降;三是“融资脱媒”,大额融资转向直接融资市场,小额融资被互联网金融蚕食;四是盈利空间收窄。在此基础上,倪行长引导同学们思考“银行是否会消失?”这一问题。经过在场师生的讨论和发言后,倪行长指出:“如果该问题中的银行指的是今日条件下的银行,那么它明天就会消失。然而,事物是前进与发展的,明日的商业银行将会有新的发展方向,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其次,倪行长从国内外银行业的起源和发展入手,向同学们介绍了商业银行的前身,结合人类生产的发展历史以及商业信用的基础要件,进一步介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史。

微信图片_20171225102310.jpg

 随后,倪行长主要围绕“商业银行将何去何从”这一课题开展演讲。他指出,“只要资源供给不充分和人的素质差异还存在,社会分工就会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易就会存在;只要存在交易,信用便是必需的前提。信息需要专业化管理平台,而技术本身无法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大数据无法解决个体信用的随机性问题。因此,运用中介本身的信用对投资者进行担保便不可缺少。”

 最后,倪行长指出,信息技术引发的经营模式革命已经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支柱已经遭到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信息技术将融入并改造现有的商业银行,“金融安全、信用实力和信用文化”是未来互联网企业+金融需要解决的三大课题;传统商业银行需要解决“信息处理效率、经营成本、获客方式以及传统风险管理模式”4大问题,方能实现真正的变革和发展,未来的商业银行,应成为金融问题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必须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强化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