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视点

金雪军:“海淘热”持续倒逼中国“品质革命”| 中国贸易报

日期:2018-01-04阅读:1197

从奶粉到尿不湿再到智能家电,如今,每年都有巨额人民币消费外溢,且这股“海淘热”已从奢侈品扩大至日用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部分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缺失,对中国产品提质升级已形成步步紧逼之势。专家建议,未来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促进制造业升级上的因势利导作用,鼓励企业“精致生产”,最大限度发挥“工匠精神”,通过发起“品质革命”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timg (2).jpg

“家门口”的挑战

一些国内日用品企业认为,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物流体系的日趋完善,进口日用品与原产地的价格差越来越小、消费体验越来越好,消费外溢情况日益突出,“中国制造”受到“海购”低价高质的商品冲击。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国内消费信心回升、进口政策连续出台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推动作用,使得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在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的浪潮中,跨国品牌加紧抢占中国市场,本土部分产品和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

广东佛山卡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杰明显感受到了冲击。他说,消费者喜欢进口产品, 是由于消费能力提升,消费体验已经从刚需的经济适用产品到追求品牌信赖度高的产品。“国外日用品在品牌沉淀和功能、外观、创新等方面更具优势,体验更好,消费者更倾向买国外的东西是必然的。”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热度不减的“海淘热”折射出我国部分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缺失。林文杰说,目前,我国消费品的供给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消费市场需求升级变化很快,很多消费品生产企业还停留在以低价、同质化、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走量”的观念里,没有快速适应变化,存在时间差的问题。”

品牌也是国内多个日用品行业面临的难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说,像日本松下的“马桶盖”很多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所以它主要是品牌的问题,不是产品实物的质量问题,对品牌的追求导致消费者“宁选贵的不选对的”“宁选海货不选国货”。

有专家表示,我国产品质量总体不高,质量监管标准较低,消费环境不佳,加之存在产品的假冒伪劣,特别是医疗、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制约了消费升级。要促使境外消费有序回流、释放消费升级潜力,必须从供需两端发力,尤其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timg (4).jpg

“中国造”的崛起

多位专家认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未来还需优化环境,扩大内需,才能让消费真正发挥经济长期稳定器的作用。近几年,国内供给侧改革成效显现,不少国产日用品品牌、电商平台已掀起了一轮“品质革命”,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与国内制造业的有效供给不相匹配的矛盾仍会持续,应多管齐下为国内日用品行业注入活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华为、格力等国内制造业品牌正在崛起,但是与中高等收入群体要求的高品质、优服务相比,国内的消费品种与国外市场仍存在差距,解决消费外溢关键是要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消费市场线上线下融合,诞生了不少“网红品牌”,但品牌形象往往迅速“崩塌”,成为“短命品牌”。专家建议,未来应加强监管,质检、环保等部门要强化督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大对优质品牌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打造出一批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的中高端品牌。

timg.jpg

洪涛说,需要通过“品质革命”来引导需求回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促进制造业升级上的因势利导作用,鼓励企业“精致生产”,最大限度发挥“工匠精神”,通过发起“品质革命”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此外,可在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上有所考虑,建立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和激励制度,建立质量专项资金、质量公益基金和加强政府采购支持等。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院长金雪军建议,要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创新、标准引领、质量为本,以先进标准倒逼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随着我国消费品质量不断升级,消费者“舍近求远”赴海外购物的现象有望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