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浙江数字普惠金融大讲堂第2期暨“互联网金融知识进校园”公益讲座顺利开展

日期:2018-11-02阅读:1313

11月1日上午,为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帮助大家识别不良校园贷的陷阱,树立正确的投资、消费理念,提高识别虚假信息、防范风险、保护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规范金融行业发展,引导金融从业机构依法合规地为广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的浙大普惠金融大讲堂第2期暨“互联网金融知识进校园”公益讲座在玉泉校区邵科馆举行。

188206607119670817_副本.jpg

会议现场

本次活动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原理事长初本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共事务总监、协会会员部(教育培训部)主任李倩,以及互联网金融专家、南开大学法律硕士王德珍。本次大讲堂活动由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副院长金宇峰主持。

_DSC4026_副本.jpg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副院长金宇峰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义中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王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蓬勃发展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瓶颈,2018年也可以称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年”,相关的监管政策相继出台,行业规则不断被热议,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对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协会已经面向高校学生举办了多场“互联网金融知识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受到高校学生广泛关注和认可。此次的“互联网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与也是系列讲座的延续,是协会“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次讲座增强识别虚假信息、防范风险、保护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对互联网金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_DSC4031_副本.jpg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义中

随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共事务总监、协会会员部(教育培训部)主任李倩、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义中和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副院长金宇峰共同为讲座嘉宾颁发浙江数字普惠金融大讲堂演讲嘉宾证书。

774380254236767170_副本.jpg

颁发演讲嘉宾证书

初本德先生带来题为“国内外反洗钱反恐怖融资面临的形势及挑战”的讲座,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新形势,二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反洗钱监管思路及关注的重点。初本德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理论知识,并结合大量真实数据和案例,让大家对当今国内外反洗钱反恐怖融资面临的形势及挑战有了深刻地了解和认识。

808917681390025127_副本.jpg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原理事长初本德作主题演讲

王德珍女士的讲座题目是: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用心守护美好青春。讲座围绕校园贷类型、陷阱、校园贷防范、电信诈骗防范、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对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行为中的各类风险进行了讲解和分析。

_DSC4067_副本.jpg

互联网金融专家、南开大学法律硕士王德珍作主题演讲

活动最后,在座同学与讲座嘉宾积极互动,气氛热烈。初本德先生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建议同学们要学以致用,把学校所学知识和社会需要相结合,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也要学习法律知识,立足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_DSC4080_副本.jpg

_DSC4092_副本.jpg

本次讲座活动是浙江数字普惠金融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之一,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浙大师生、小贷协会代表和企业界代表等共计100多人参加。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让他们学到了平时很少接触到的金融消费安全知识,并对如何规避金融消费风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_DSC4102_副本.jpg

合影留念


扩展阅读:

关于浙江数字普惠金融大讲堂

浙江数字普惠金融大讲堂是由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系列讲座活动,将不定期邀请业内精英和在浙江从事普惠金融实践的企业家加入,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为讲解和讨论普惠金融课题提供交流平台,加强了高校、研究机构和实务界的对话,启发更多学生和学者,为浙江小贷公司发展指明方向、夯实基础,营造良性的社会发展环境。


关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原银监会、证监会、原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建立的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其中,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教育,是协会“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

协会成立以来,已经面向高校学生举办了7场“互联网金融知识进校园”系列培训讲座活动,帮助在校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特点和风险,识别“校园贷”“现金贷”等陷阱,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增强识别虚假信息、防范风险、保护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对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受到高校学生广泛关注和认可。